传统手工活得以延续的背后,反映出社会生活中仍然还有很多“微需求”,而如何处理好这些“微需求”,正是对基层治理“微服务”的考验。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还有人把穿破的衣服再去缝补一下吗?即便有人愿意,传统的针线活还有多少人在做呢?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一个原本只是几位老人帮助邻里做些缝缝补补的团队,现在却引来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传统手工活得以延续的背后,反映出社会生活中仍然还有很多“微需求”,而如何处理好这些“微需求”,正是对基层治理“微服务”的考验。
织好的是思念
退休工程师覃秀姿所在的龙河路社区位于合肥老城,当地多是老小区,老年人占比较大,甚至不少老人已年过九旬。在日常生活中,覃秀姿发现,有些老人虽然视力不好,不会针线活,但很恋旧。
“有的人衣服扣子掉了、袖子磨破了,还在穿着。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家里一般都有缝纫机,缝缝补补都还会一些。”覃秀姿觉得,这是个发挥余热的好机会,她与同为社区艺术团队的队员们商量后,大家一致赞同。
2020年9月,“缝爱社”成立,随即发起“邻里相缝”项目。这群热心的阿姨,参加的爱心团队不止一个,几乎都有交叉的公益组织。“缝爱社”成立之初,她们在一些活动中会做推广,推荐这个项目。
“上门探访时,我们都会问有无旧衣服要补,看到有破了的衣服床单,就直接缝补。”“缝爱社”成员周晓妹说,最初听说能有人帮忙缝补衣服,不少老人很惊讶,“现在他们都知道了,会主动联系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2021年春天,101岁的吴传钟找到了“缝爱社”,他退休前是安徽大学副教授,和妻子一同毕业于复旦大学。20世纪50年代两人相恋结婚,当时妻子亲手织了一件绛红色毛衣赠给他,那是他最珍爱之物。后来妻子去世,毛衣也破了。
“拿到毛衣的时候,我们也犯难了,衣服后背下方脱线破了大洞,还有不少小洞。”这个艰难的任务自然是交给了团队里最专业的刘凤云,另一名队员孙肥英协助。
“我们想尽量复原,颜色织法相同,不留痕迹。”刘凤云说,她和孙肥英用了两天的时间,一点点地织起了老人的思念。其间,吴传钟一直坐在一旁,比刘凤云还紧张。“织好了,他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就穿上了,到处给人看。”刘凤云说。吴传钟告诉她,穿上这件毛衣,有如妻子一直相伴。
从生活“小细节”入手
近日,合肥一市民在朋友圈里求助:“网上新淘的裤子长了些,家附近哪里能修改?”没想到后面不少人的留言却是吐槽:“以前家附近有,不知道啥时候就消失了。”
如今,“小修小补”小摊点在城市中越来越少,店面租金上涨、单笔盈利有限等因素严重挤压了生存空间。如何让配钥匙、补衣服等看似不起眼的“微服务”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圈,正在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度和温度。
为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蜀山区民政局牵头,发挥党建领航基层治理作用,将“小修小补”纳入微公益创投项目,借助专业的社会组织、社工力量,同时调动居民群众的自治共享热情,从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升级城市管理理念。
“缝爱社”就是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2021年2月,其在三里庵街道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并成功获得蜀山区“微创投”项目资金支持。
“微创投”项目是蜀山区党建领航基层治理创投活动内容之一,由区民政局牵头。2020年10月以来,该区民政局围绕“五好小区”建设,组织实施首届党建领航基层创投活动,重点支持以居民为主的各类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类、居民自治类、议事协商类、组织培育类、社区营造类等项目,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小区综合治理。
专项资金推进3年来累计支持400余个“微党建、微服务、微综管、微自治、微更新”五微项目落地实施,覆盖了扶老助残、心理疏导、社会融入、人文关怀等服务领域,服务居民数十万人次。
小项目解决一批“心头事”
年逾古稀的宋国香在蜀山区西园街道美虹社区生活了40余年,是社区模特队队长,得知街道在征集微公益创投项目时想申报,但是自己连什么是创投都不知道。社区社工于智馨手把手教她怎么写项目申请书,帮她想好活动计划。后来,宋国香的“阳光关爱”项目立项了,并获得经费支持。她不仅每月定期探访小区里的老人,到了节日还为老人包粽子、做月饼。
据了解,蜀山区在2020年举办首届微公益创投项目时,为各镇街投入8万元资金支持,其中每个项目可获得8000元以内的公益创投基金,由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财务审计,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公益事业光有热情还不够,需要自主“造血”才能长期发展。西园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项目如何设置、服务哪些群体都需要考虑到。热心党员、文艺团队负责人在社区活跃度高,具有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往往会成为项目负责人选。“项目确立后,还要避免未绽放就夭折了。”该负责人介绍,社工全程指导为自主“造血”提供了帮助。
据悉,蜀山区组织党建领航基层创投项目,为各镇街购买专业社会工作岗位,统筹管理微公益创投项目,从组织实施、运营管理、能力建设、经费使用方面督导项目负责人规范运行。
五里墩街道“阿甘之家”温暖自闭症儿童、笔架山街道“好街坊邻里互助”打造共治共享新社区…一个项目服务一个群体,一个项目解决一批群众“心头事”,体量虽小,但涓涓细流汇流成江河。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的小微项目,也成为基层治理的数百条“纵干线”,把社会组织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身边。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1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