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不限专业”“报考包过,不过退钱”“轻松兼职,月入数万”……近段时间,各类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纷纷借势“双11”,加大促销宣传力度。
随着家庭、职场、社交心理咨询需求增加,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日趋受到大众欢迎,随之“火”起来的还有心理咨询师培训行业,不少培训机构从中看到了商机。有关查询平台数据显示,我国经营范围含心理咨询的企业已经超过16万家。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收费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咨询师水平却参差不齐。虽然是非准入类职业,但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被一些机构包装成“从业资格证”。还有机构声称,只要刷满课时,拿证上岗当心理咨询师只需几个月。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提出,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行业,涉及人心理的改变和行为干预,需要较高的准入标准和较长的职业训练过程以达到一定胜任力。“速成”获得的培训合格证书,对执业资质方面的证明力有限,若想仅靠一张通过率极高的证书在行业内寻找一份薪资优越的工作不现实。相关部门须尽快出台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准入、专业培养和职业伦理监管等标准,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培训走红暗藏乱象
记者采访北京、山东、湖南等地多位参加过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证的学员得知,他们有的是心理学爱好者,有的是职业发展需求。而一些培训机构对非专业报名保留了一些名额,推出的班型学习长短不一,多为3个月至6个月。
来自山东的张女士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她发现,近年来,国内诸多心理平台、培训机构都推出了“心理咨询师”系列培训课程。“打开一个app,能听到报考心理咨询师的广告;电脑网页也经常弹出‘偷偷考个心理咨询师’的广告。”张女士说,由于她搜索过相关资料,便有培训机构三天两头打电话推销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和考证服务,让她不胜其烦。
曾任职于北京一家校外英文辅导机构的孙女士,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需要,比如要给家长开一些关于如何克服家庭焦虑情绪、如何给孩子带来正向情绪体验的讲座,而需要考取心理咨询师。“其实去考证的人都知道这个证非常‘水’,可以说百分百会过。考完再去开家长讲堂,这样会显得我更加专业。”
可来自河北的李女士却没有轻松“过关”,别说“过考试”了,连前期培训都被“坑”了。
“之前考心理咨询师证需要对口专业,如今没有门槛了,我就报了名。”李女士先在第一家培训机构交了7000多元,对方承诺拿到证书就可以分配工作,结果学了一段时间后机构倒闭了。对方指派了另一家机构对接,李女士又交了9880元“督导”费用。
“所谓督导,就是培训老师会带我看案例、积攒经验。但后面这家机构没有和我签合同,没有发票,也没有提供新的课程内容。发现不对劲后,我要求结束学习并退费,对方却要求扣除30%的费用。”李女士说。
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和机构方的聊天记录,对方先前要求她缴费10800元,作为“终身督导费用”,可以办理分期付款,并承诺拿证上岗后会由平台派单,不需要学员自己找客户,通过线上语音的方式为来访者解决问题。后来经过“讨价还价”,机构方给李女士优惠了900多元。
“他们说前3个月每单100元、3至6个月每单200元、6至12个月每单300元、12个月以上每单500元,还承诺‘每月薪资不低于5000元’,每天会派5至10单,还会有一些知名高校的心理督导老师一对一进行跟踪辅导,完全不用担心做不好。”见李女士犹豫,对方当即担保“上不了岗,接不到单,挣不到钱费用全额退”。
李女士的经历不是个例。记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以“心理咨询”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相关投诉有2000多条,其中很多投诉是针对一些心理咨询机构提供的“情感挽回”服务。这类服务宣称能“挽回恋情”“百分百复合”,动辄收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这些机构先是夸大效果、做出虚假承诺,在具体操作阶段再以各种方式诱导消费。”有不少投诉者在平台上写道。
夸大宣传速成拿证
记者联系了数家提供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试报名、培训服务的机构发现,“封班”“赶考末班车”是其频繁使用的话术,还有一些机构将培训合格证包装成“从业资格证”,声称考了就能持证上岗。
其中一家机构声称,自己是“人社部健康心理咨询师证书”项目的唯一一家招生单位,要价2680元,包含报名费用、纸质书籍、课程费用、一对一督学、考试费用、出证费用,宣称不会向学员推荐兼职,但可以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指导等服务。机构方称:“考完这个证可以在一些心理咨询室或者线上平台从事基础的心理服务工作。”
记者查询该机构相关资料发现,其成立于2018年,存在司法诉讼、监管公示、经营预警等多重风险。机构尊龙凯时平台入口官网上只有财会金融、公考教资、建工建造、医学医药、职业技能、成人高考几个版块内容,并没有呈现任何有关“心理咨询师”的信息和课程。
还有一家机构主打的是“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证书”,有两种套餐可供学员选择:第一种以通过考试拿证为目的,通过率在90%以上,价格为4680元,共636节课;第二种是“高级心理催眠师和心理咨询证书套餐”,在课程设置上多了一些特殊课程,比如催眠疗法,还额外提供婚姻情感和青少年咨询类证书,学员最终可以拿到4个证书,机构还会推荐兼职,价格为8480元,共996节课。
见记者犹豫,机构方又宣称“该行业有不少百万年薪”“有这些证书更方便申请国家各类补贴,对于考研、读研的学生来说还可能复试加分、参与奖学金评选”,并以当天下午5点前报名有优惠为由多次打电话催促记者报名。
有学员告诉记者,他是“零基础”,无心理学专业背景,通过参加培训班速成拿的证。“大概一共有100多个小时的培训视频,播放就可以累计学习时长。如果实在忙不开身,把视频开着,也不用看,学习时长够了就行。考试大多是选择题,考前机构还会押题,押中率在85%以上。”
事实上,以市面上较为普遍的“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项目为例,其发证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已明确表示:心理咨询现在是非准入行业,该项目不是心理咨询师认证,更不是职业资格。参加基础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者,不具备心理咨询独立执业的能力。
早在2017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网站发布的《心理咨询基础项目合作机构管理细则》显示,“合作机构在进行招生和宣传过程中,应当保证其及其工作人员如实介绍现行国家职业资格政策,不得将本项目混同于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或认证等;不得出现政府职能安排、转移、授权等误导性宣传”“合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准确描述本项目合格证书的性质,如实介绍证书效力,例如可作为持证者受过相关培训的证明,也可供社会机构选拔心理服务工作者参考。不得出现执业、从业资格证书或与就业相挂钩等误导性宣传”“不得使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授权/发起/认证’等相关表达,不得暗示或误导学员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招生或培训”“不得使用考试包通过、考试不通过退还学费、取证包就业等向考生作虚假承诺”。
上述细则还将“使用执业或从业资格证书等误导性描述;虚假承诺取得证书后可就业、可获得政府补贴、可挂靠等”等标注为“严重违约”情况。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与速成拿证相对应的,是专业能力的匮乏。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钟杰接受采访时说,心理咨询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一个心理咨询师与培训一名内科医生所花的时间成本几乎一样,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其系统培养过程和医学临床专业硕士类似,一般本硕期间要学习30多门专业课程,并需要在督导下接受至少250小时临床心理实践和200小时专业督导(团体和个体督导)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终身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伦理监管。
而缺乏专业能力的心理咨询师,很容易导致来访者咨询后更加“受伤”。
在北京工作的辛女士和男友分手后情绪不佳,通过线上平台找到一位“心理咨询师”,对方耐心地为她梳理情感现状后作出“诊断”:“你可能患抑郁症了,要赶紧进行心理治疗,我会给你定制尊龙凯时平台入口的解决方案。”
辛女士发现,付费后咨询师似乎变成另外一个人,“每次上来就给我推销课程,让我升级套餐”。经不住忽悠的辛女士先后花了数千元,结果一番折腾后反而越来越颓废。
曾在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过咨询的北京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他被咨询师指责过“情商低”“不会做人”“沟通能力差”。
业内人士指出,上述行为都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不会信誓旦旦保证达到某种效果,更不会用言语贬低、打击来访者。并且根据精神卫生法,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治疗必须有相关医学背景,否则涉嫌违法。
“我国目前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准入、职业培训、执业资质、从业伦理规范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也缺乏行业协会的管理。专业服务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可能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培训资质的授权单位在授予一些机构培训资质时,还要严格把控其培训质量,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督查。
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静思看来,规范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正式设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其主要职责包括推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师资队伍,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等。
“心理咨询,是在心理学基础上立足于实战的为解决问题而衍生的方法学。它需要有能够系统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心理学职业伦理规范的专业人士来指导或从业的心理服务。”李静思说,就像医学一样,医生通过10余年的专业研究及学习才能有对患者接诊的能力,心理咨询也应该有医学的严谨精神,从心理学专业出发,用专业认知去治愈来访者心理的伤疤。
她建议,由拥有专业领航资质及威望的高校举办像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一样的心理咨询人员规范化培训,有理念有技术有专业有方法,还要有充分的培养时间来积累真实、规范的咨询经验,同时也要大力推广督导制度,就像医院的三级检诊,逐级培养才是对来访者、对社会负责。
受访专家同时提醒,人们在选择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培训项目时,务必谨慎甄别证书真伪和机构真实性,辨别机构是否有项目合作方的授权,去相关项目网站对机构做背调,并要求对方出示营业执照,查看公司风险和以往法律纠纷案例。再了解课时课长、上课形式、课程有效期、保障服务等信息,警惕二次收费。如果认为培训机构涉嫌虚假宣传或具备诈骗要素,可以向项目方举报,申请撤销该机构的授权培训资质,或通过拨打12315、报警等途径维权。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15454.html